今年4月底,本届人大常委会聚焦生态环境保护,首次开展专题询问,推动全市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动员全社会形成共保共治共享的工作合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一是坚持三个结合,选好询问议题。选准选好议题,是开展专题询问的基础。作为本届人大常委会首次开展专题询问,议题选择尤为重要,为此我们坚持“三个结合”选题,即:结合党中央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关键因素、结合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面向市人大代表和乡镇、街道人大广泛征集议题。对征集到的议题,提交主任扩大会议进行认真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环境保护是国之大者,是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要求,是解决环境突出问题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维护群众切实利益的重要体现。会议作出了围绕听取和审议全市环境状况和环境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开展专题询问的安排,由过去的“听、审”扩展为“听、问、审”,进一步提高监督刚性。
二是突出三大步骤,做实询问工作。深入调研找准问题。市人大常委会成立四个调研组,分别围绕工业园区及重点工业乡镇环境状况、农业面源及农业产业化污染源情况、中央及省市交办的突出环境问题整改落实情况、群众及网络媒体反映强烈的环保问题情况等方面,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查找问题23个,并认真分析梳理,形成问题清单。双向沟通提升质效。及时与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就调研发现问题进行深入沟通,促使有关部门进行深入研究思考,以便提出积极有效的解决办法。同时,就参加询问和做好应答提出具体要求。精心组织高效问询。在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联组会议上,8名人大常委会委员和人大代表围绕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城市污水管网建设、农业生产废弃物处置、餐饮油烟污染、推进企业绿色低碳发展、化工企业污染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环保执法等方面工作先后提出问题。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积极回应、郑重承诺。
三是强化三项举措,确保询问效果。媒体全面公开。通过报纸、网站等媒体,及时将联组会议上代表询问的题目及相关部门作出的回应情况进行全面、完整的公开公示,接受全社会的广泛监督。人大跟踪监督。对审议结果及时反馈,要求市政府形成综合整改方案,并于1个月内将整改方案报市人大常委会。市人大常委会将4个调研组转化为跟踪监督小组,进行重点监督。相关工委开展对口监督,询问代表与应询部门定期交流,互动监督,助力各项措施落实。会议专项测评。计划于8月份召开人大常委会,听取市政府整改情况和各应询部门对具体问题落实情况的报告,开展满意度测评,并将测评结果进行公开。(文/余万 曹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