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  |  市政协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县乡人大 > 泾县

泾川镇人大:探索“代表+”模式,助力基层社会治理

发布时间:2024-09-02 16:01 来源:市人大办 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今年以来,泾川镇人大积极探索代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新模式,通过将代表的履职内容与创新社会治理紧密结合,鼓励并引导人大代表主动作为,融入到基层治理之中,将人大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为政府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提供有力支持。

 “代表+宣传”,理论宣讲“聚民心”

  以人大代表原选区为基础,基层工作站点为依托,设定‘代表齐参与、履职全覆盖’的工作目标。现阶段,镇人大已将160多名市、县、镇人大代表分配到全镇的三级网格中,初步构建出“1(中心联络站)+4(片区工作站)+N(村居精细网格)”层级联动履职模式,人大代表们不仅活跃在联络站内,更下沉到所在的村居网格中,在宣传好全国两会、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同时,结合基层社会治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和美乡村建设、老旧小区改造等工作,深入休闲广场、邻里食堂、农家小院等地,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和身边的典型事例,宣传党的最新惠民利民政策,排查矛盾纠纷,倾听群众呼声,为群众解决揪心事、烦心事、操心事,切实把党的政策送到群众中,让政策落地见效。

  “也是得益于你们的创新工作方式和高效介入,大院楼顶瓦片脱落这一安全隐患迅速得到消除。”近日,百园社区居民对网格走访代表表达了深深的感谢。这一成果的取得,正是基层社会治理中创新工作方式的生动体现。

  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引领作用,推动人大工作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今年以来,代表与居民面对面宣讲交流450余人次,搜集耕地流转、征地拆迁、道路硬化、公共设施维护等方面社情民意40余条。

  “代表+调解”,情系邻里“促民乐”

  依托网格化治理模式,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主动担任网格调解员,积极参与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化解等工作,延伸代表工作触角。充分发挥安徽智慧人大平台和代表基层工作站窗口作用,实行“阵地下沉、代表下沉”,今年以来,常态化开展代表面对面、一对一走访等矛盾调解服务30余次,解答群众咨询11次,有效推动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有力维护村、社区和谐稳定。2024年以来,人大代表基层工作站共调解土地纠纷、邻里纠纷22件,调解成功22件。

  “我本人也是非常乐意担任网格调解员。”镇人大代表王小龙表示,“今后,将认真学习、全力以赴地履行代表职责,充分发挥土生土长、人熟地熟的优势,以满腔的热情、高度的责任心,投身于人民调解工作,为矛盾纠纷的化解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新的工作方式不仅为人大代表提供了新的履职途径,也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效能。

  “代表+监督”,依法履职“惠民生”

  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围绕镇党委政府年度工作重点和阶段性进展,紧盯项目建设、文明城市创建、镇域环境综合整治、生态环保等工作,组织人大代表开展监督检查5次,突出过程监督,注重监督实效,提出“要切实加强全过程监管和把有限资金用于实用实效上”等建议,助力工作高质量推进。同时,聚焦群众关心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断加大对密胺产业基地、香山智慧谷、衢州维德泵阀、宫扇等重点工程关注度,提出意见和建议,全力助推重点工作落地落实。对于在监督中收集到的意见建议,及时进行研究,适时调整监督重点,做到清单闭环管理,对代表多次反映未能解决的问题,采取座谈交流、现场会商等方式抓好监督落实,全力把群众关切的事办好办出实效。(泾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供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